城建与发展电子期刊

Urba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城建与发展电子期刊城建与发展电子期刊
A-
A+

建筑需要怎样展览——策展人欧宁谈双年展策划之策略

2014-04-08

空间、地缘、历史与双年展

  双年展制度发展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随着冷战时代的结束、全球化运动的开始,国族观念越来越淡化,双年展已越来越成为以城市为单位展开竞争的舞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都希望通过举办双年展来宣传自己的城市品牌,吸引国际游客,至今世界各地已经产生了共300多个各种各样的双年展。因为它的流行和泛滥,这个展览形式实际上已经弊端丛生。在深圳和香港这样有着深厚的实验和创新传统的地区,我们试图通过本届双年展,努力探索“另一种双年展的可能”。
  双年展的主题定为“城市动员”,旨在探讨在全球化时代,在大多数国家和政府的功能开始收缩,人心离散,社会松懈,流动资本对全世界的操控力增强的情况下,以“城市”的名义,进行广泛深入的社会动员的可能性。通过行政动员、商业动员、学术动员、公众动员、扩大参与,克服多数双年展越来越小众化并多有重复的缺点。
在策展观念和方法上,也不按照惯常做法提供学术性的策展论述,而是用文学的形式,把策展的思想要点穿插在个人故事 中,建立展览叙事的线索。鼓励读者按此去实地参观每个建筑,以改变一般建筑展览只能看模型而没法亲身体验建筑空间的缺点。
  总的来说,在2009年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成双年展所作的一些实验,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叛逆”。事过4年,再回头看这一次的策展实践,最大的遗憾是不能解决一些专门制作的大型参展作品的保存和再使用的问题。因为这些作品安装在户外,尺度均非常大,制作费也非常高昂,但50天展期过后,它们就被拆毁并当废物处理了,不能永久留在原地,或挪往它处保存或继续展出。这是非常浪费资源和不环保的。每次想到这里,我总不禁自问:世上的双年展真的有必要吗?
 
关于建筑展的形式 

  多年来我看过不少建筑展览,其实建筑展览的形式是挺沉闷的,因为大多数都是展一些模型、图表、一些很艰涩的那种文字说明等。像这样的 展览内容,出本书就得了,没必要用展览这种形式。所以我想今年要对建筑展览进行一些改革创新;所以就提出了文学与建筑的这个思路。我们挑选过去十年内九个 已建好的建筑项目,然后让九个作家根据这个建筑空间来写一篇小说。我们通过这个文学建筑项目把观众输送到不同城市、不同建筑所在地,用他们的身体来体验建筑。 

关于“城市动员”的主题 

  这是一种展览的工作方法,就是说我要进行动员,因为做这么大规模的展览它要动员很多社会力量。首先它是工作方法,同时城市动员也有一定 学术意义。在中国以前的这种政治模型里,党派、权力、政治斗争就很会使用动员这个手段。今天我用动员这个词做展览主题,就是要根据中国出现的一种新的政治 模型来赋予它一种新的含义。比如说这两年普通老百姓的参与和民主意识开始增强,不再是因为国家的动员,而是出于维护自身权利;那么这种方式是跟以前不一样 的,是一种公民政治。公民政治的出现是中国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所以今天我们讲“动员”,赋予它一种新的含义。这种动员包括四个层面:行政动员、商业动 员、学术动员和民间动员。其中民间动员是最重要的,就是动员老百姓来参与双年展。其实我还有个目的就是想通过今年的双年展来测试一下现在的政府:在全球化 时代或全球城市时代小政府的框架下,政府的功能越来越简约收缩、政府不断出让权力给资本的背景之下,今天的政府要想发动一场盛大的社会动员是否还有可能。 当然我们从去年北京奥运会上已经见识到了国家动员的力量。其实在目前中国的这种政治环境下,我觉得虽然中国出现了新的政治模型,但是目前来讲主流的政治框 架、主流的政治制度还没有太大的改变,公民政治还不成型。行政动员就是说我们要通过双年展这个平台来动员政府为了促成这个双年展来适当进行一些制度上的配 合。商业动员就是动员一些企业,发挥它们的社会责任感,不是用商业模式来,是用慈善的模式来赞助双年展。学术动员就是动员全世界的学术精英和意见领袖来参 与双年展。 

  关于女策展人  

  我发现女性在耐力和公关、工作效率、亲和力方面都远胜于男性,所以我这次挑选的都是女性策展人。其中太田佳代子 (Kayoko Ota)一直在AMO工作,长期负责库哈斯出版物的编辑。她很了解库哈斯著作的《Great Leap Forward》,所以她对深圳 的理解没有问题。碧翠斯·盖里里(Beatrice Galilee)是个伦敦的年轻人,她视野非常广,了解很多欧洲国际上最新锐的建筑师、艺术家。但她 有个缺点是对中国不够了解,我从去年7月份请她来北京工作,也来深圳,以此来了解中国的文化、社会现实,深圳和中国城市文脉和历史现实。另两个策展人,姚 嘉善和侯唯唯是在美国长大但在北京生活过很长时间的,她们的特点就是本土和国际视野兼备。 

  关于参展作品的筛选标准 

  在2008年竞选这个总策展人职位的时候,必须提交一个策展主题。我不喜欢现在的双年展都要搞一个主题,然后艺术家根据这个主题去提 交作品,这是一种从上而下的工作方式,不过我还是只好提供了一个主题“城市动员”,对我来说更多是一个工作方法,但我不希望这些参展作品都是根据“城市动 员”这个主题来创作。我给参展候选人一些关键词:实践性、趣味性、参与性等,就是需要具有亲和力的作品,而且应该是深入思考专业问题的;要找到一种与大众 沟通的方式,不要用那种冷冰冰的专业语言来参加展览。 

  另外一部分是我要改变建筑展览那种比较陈旧的模式,办法就是把整个展览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展场:在展场的作品,我都要求有搭建,需带 有一定的实践性;就是说,你不能拿一个图纸来参加展览。至少是一个装置,它必须有搭建──从理念到实践。有搭建的话,它就是个带有实践性的东西。搭建的结 构,最好是观众也能使用,而且是能够有亲和力的方式吸引观众注意,能够跟公众达成很好的沟通。我们收到200多个方案,从中挑了60个。挑完之后,我现在 的工作就是针对这60个方案,来提炼这些方案里面表达出来的思想。我把这些作品分成六个章节,每个章节都反映一定的问题和思考:1.在南方;2.渔农 考;3.造城热;4.重返街头;5.游乐场;6.未来城邦。但是这六个章节,我都不想用学术理论的语言来表述,我想用小说的形式,用虚构,或者用文学语言 来表述。也就是说,先把艺术家的方案选定了,再提出我的展览结构,,从这六十个方案里面整理出六点思想诉求,然后用文学的形式去表现、概括这些思想诉求。 也就是说,不是我命题给艺术家,而是艺术家自由创作,我再从他的创作里面来总结一些理念。 

  关于观众参与 

  我希望建筑师之外还有更多身份的人,比如说作家、艺术家、电影人、普通人等能够参与。例如,我在网络上发现有一个美国人,他1980年 的时候来过深圳,拍了深圳的图片,我觉得这些图片对我来说就好像一个送给本届双年展的礼物。我邀请他参加双年展,现在这个美国人变得很出名,他不是艺术 家,只不过是个普通的老师、对公共交通发烧的普通人。我觉得双年展是需要发现一些民间的奇人。为了增加展览媒体作品的多样性,还搞了一个建筑电影展,就是 从纽约现代美术馆的馆藏影片中挑选八部自1920年代到1950年代与城市或建筑相关的黑白历史影片来放映。由于这些电影都是16毫米的电影胶片,得找 16毫米的放映机;很巧深圳有几个人专门收藏这样的放映机和一些老电影胶片。前几天我去其中一位收藏家家中去看,他有八百多部中国电影的胶片,还收藏了 35毫米、16毫米的放映机一大堆。他是个中国农业银行的职员,业余时间花了20多万在玩这个收藏。我们跟他说,我们要放一些老的建筑电影。他特高兴,打 算把他的朋友都叫上,成立一个放映队,带他们的机器来给我们放映。我觉得这些就都是动员! 

  关于学术研讨会的效率 
  我发现,很多讨论很难有什么效果也没有效率。有主题还好一些,如果是自由讨论的话,很难做好并且很深入,那就需要非常有经验的主持人才行。虽然我也参加
  过不少学术讨论会,但我还是比较喜欢那种传统的有主题的会。每个人设定一个主题,每个人就这个主题进行发言,四五个人发言完之后,再有一个圆桌讨 论。另外就是跟观众互动上面,我想了些方法,就是使用Twitter或类似这样的微型博客,可以让观众用手机来提问题、发表评论,可以提一些很尖锐的问 题。在中国做学术会议,这招很有效观众很踊跃,他们不用站起来,提的问题可以出现在大屏幕上面,有时候会令那些讲者很尴尬,非常有意思。 

  关于双城 
  深圳香港双城双年展原本是两地一展,但我没法去实现这个想法。因为我觉得主要是香港跟深圳,在政治制度、行政制度、财务制度上,都有 太大的不同,很难衔接,很难说把两个城市搞成一个展览。现在是各干各个的,香港有香港的策展团队、深圳有深圳的策展团队;各行其政没什么联系,只是在名称 上把两个放在一块。所以说,这个也是我今年所面对的一个难题。本来我的想法是可以把两个城市用同一个展览来统筹策划,但是我发现没办法。